一个推介好电影的影评站点
豆瓣/微博 @徐若风
公众号:风影电影

一个影迷的2019柏林电影节

2019年的柏林电影节结束了。在国外备受好评,并分获柏林影帝影后的《地久天长》以及其他华语新作的涌现,让国内的影迷对本届柏林的关注度高了不少。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参与了本届柏林电影节的鲛人河,她的柏林之行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一共看了13部电影,而这篇柏林总结也是一篇影迷笔记。同时,下文也对几部柏林的热门影片进行了梳理。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值得观看的作品。

         华语片   

《地久天长》

王景春的影帝和咏梅的影后真是名至实归,而王源的表演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好,一开始还格格不入。这部电影的转场和时间线有点凌乱,只能根据人物的发型、面部变化和周围环境来判别时间点。

人为什么既然活着如此痛苦,但还需要活着?这么一想,电影最后的“画蛇添足”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彻底让这部时代家庭剧抛开了政治、恩怨,落脚在了亲情的执念上。每一天都是苦,虽然无法对影片中“苦”的来源产生共情,但对于这种生活沉闷的窒息感竟然非常熟悉。

最喜欢的就是着墨不多,但又最隐秘深沉的王景春和茉莉那条叙事线,是绝望生活的出口,是希望,是遗憾。人到中年,就不会再怕死了,时间停滞了,剩下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等待变老。

对于不少媒体所谓的“全程哭点”——其实大部分人哭的后半部分我挺无感的,反而开场两分钟的江边大远景抢救,是最震撼我的,也是这部片最好的铺垫,从远景转到浩浩的人物特写,信息量几乎是喷涌而出,之后的“洋葱式”叙事也有了抽丝剥茧的意义;而另一个哭点,医院里的哭嚎一段,人在此时除了大哭别无选择,这种撕裂的无力感,在电影一开头就展现出来,似乎用力过猛,但直到看完才发觉了其中的妙处。该用力的时候就该用力,不然拖久了,人物和文本逐渐成熟,观众对情感冲击的阈值也会提高。

《第一次的离别》

影片大部分对白是维语,镜头有着女导演特有的细腻与哀愁。独行的少年,学不好汉语的少女,远离家乡的彷徨,还有导演一直不敢明显表达的对新疆的乡愁。作为处女作,影像流畅、情感克制、调度和剪辑令人吃惊的成熟。

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映后QA,但导演想表达的都已经在电影里——纯真的孩子在文化隔阂中的无奈。影片以大远景的模样少年与羊群收尾,大气之余也表达了王丽娜导演的愿景和意图。

《过春天》

宛如是中国少女版的《骡子》,都是关于突破生活的冒险,对身份认同的追求,和回归亲情的主旨。作为处女作拍得还算不错,至少除了少女狂奔外没有让人特别尴尬的点。但电影的卡司是个大问题,电影中的演员虽然有清纯的扮相,但依然缺少16岁少女的灵气,与母亲倪虹洁更像姐妹、邻居,完全不搭。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娄烨新片,入选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摄影和剪辑沿袭了导演一贯的风格,大量单一转换景别的跳接,镜头几乎是“动接动”或者“动接静”,车戏的对话拍摄,可以说是一种手法上的创新,打破了传统正反打空间,也与单调的横摇转换镜头中的主体有所改变。

特别出彩的是电影里的转场部分,现实与过去,过去与想象,无缝衔接,出神入化。娄烨导演在打磨剧本的基础下,在拍摄的手法上也在不断突破自己,保持着识别度极高的自我风格,这是非常难得的。

《风雨云》最具亮点的还是在于其精巧又复杂的文本构建。本片在柏林反响不大,主要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等原因。相比于《地久天长》,娄烨的作品对于东西方共情的色彩着墨不多,多层次的时间线都是镶嵌并依附在巨大而隐晦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说《地久天长》是关于人民的历史悲剧,那《风雨云》或许就是当代的社会图景,里面的问题我们正在经历,并会一直延续下去。

可以说,这是娄烨导演目前为止最为商业,也是可看性最高的一部电影。

《动物方言》

非常实验的影像,相比于同样有照相电影和声画隔离性的《Aidiyet》,显得高明许多。通过对话来串联影像,诡异的老照片和鬼畜的跳接剪辑,看得令人头皮发麻。前半部分大段的对白,其实隐喻颇多,话里行间颇有信息量,但是这种信息只有导演自己明白。导演最终还是说出了他一直想说的东西,而这也是片子的意义与核心所在。


         外语片   

《我们是小僵尸》

本届柏林电影节最为惊喜之作。导演是来自日本的长久允,前作短片是《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在这部长片里,也不乏很多之前短片中的元素,比如从窗外飘过的巨大金鱼等符号、过度脸谱化的人物、悲观主义的内核等等。影片开头的葬礼,肉身化作烟囱上的灰烬,让人不得不想起伊丹十三的《葬礼》,在本片乐队演奏中,乐器上甚至刻有大大的“十三”二字,真想问问导演这是否为伊丹十三的粉丝呢?

这是一部高度风格化的影片,快速的剪辑和掌机时代的拼贴艺术,导演在Q&A中说到,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是因为日本青少年的自杀率逐渐升高,想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来思考这个当下的问题。导演把人生比喻成一场游戏,“一次次以为会game over,其实选择的机会只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诙谐的表达方式下,是青少年的孤独与压抑,然而最后的结局终则给了观众鼓励和希望。

《Aidiyet》

《Aidiyet》的导演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Burak Cevik,前作《盐柱》(Tuzdan Kaide)入选了去年第68届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

电影中头尾的固定影像简直是用反例证明了镜头的动态性是多么重要,其部分本质与“照片电影”相似,叙事与影像在逻辑上完全割裂,为了硬生生的镶嵌,用色调、构图和音效撑起。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处理方式非常不高明,既然想打破传统的镜头语言,为什么还要用如此不够“杂耍”的剪辑方式呢?中间主体部分与开头的凶杀案几乎让人联系不起来。导演似乎钟情于利用声画的错位去表达人之间“不可交流”的状态,可是处理得比较失败,不知道的恐怕会以为是放映失误。

影片从头到尾都莫名弥漫着一种乡愁,导演不停地通过影像在挖掘回忆,甚至是痛苦的回忆。他想通过开头的阴郁和中间部分的清新明媚,来作出一个强烈的对比,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情,然而前者是静态图片,后者是传统调度,再加上声画的割裂,给人感觉非常突兀不协调。幸好最后还是圆回来了,也终于把前两部分衔接在了一起。

《福冈》

来自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的新片。手持摄影浮动的微醺,无酒人自醉,摄影机刻意的存在感,就如女主的幽灵一般。感觉张律没有像前作一样表达叙事上的层次感,时空上也比较单一,想通过不同语言间无障碍的沟通和“三人行”,来表达现实和虚构,令人觉得老生常谈、不够新颖。

感觉这部片就像导演突然觉得“对福冈好有感情”、“东西好好吃”,然后就顺便拍的一个片。Q&A里说几乎所有场地都是免费拍,海报也不是刻意贴上去的,但这种随意,剧本的自然,逃离生活又与生活相关,亦是难能可贵的。

《你的鸟儿会唱歌》

相比于《福冈》,这部影片的“三人行”最和谐的相处环境大部分都在室内,更加隐秘和微妙。这部影片关乎爱情,又高于爱情,三宅唱导演一直在探讨这样的问题——人与人的感情究竟是什么,三人的关系会不会崩塌以及何时崩塌。看似有暗涌的拉锯,可憋到最后还是一声叹息。电影形似生活片段的组合,清新之中有有着当代日本年轻人的迷茫,在这个时代,爱情就像是冰箱里溢出的冷气,转瞬即逝却又珍贵无比。


评论
热度 ( 45 )

© 徐若风 | Powered by LOFTER